新华财经北京1月6日电(记者董道勇)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纺织服装行业的兴起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总体部署。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纺织服装行业如何在实现“双碳”远景目标下完成产业发展与突破?
作为纺织服装产业“碳中和行动者”,心咚科技通过研发出国际领先的物理引擎,并构建庞大的正向数据体系和软体材料数据中心,填补了我国在软体材料仿真领域的数据空白和高精度实时解算的技术空白,推动传统行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赋能纺织服装产业“碳中和”。此外,心咚科技已得到国际知名图形芯片公司英伟达的认可,在英伟达INCEPTION SHOWCASE评选展示活动中获得特等奖,并已成为其在中国的高级成员。
纺织服装产业污染严重 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绿色升级刻不容缓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数据显示,生产一件棉衬衫需要约2700升水,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约7500升水,而一个人一年的饮水量仅在1000升左右。如果服装生产中的电能由煤提供,一件约400克的百分百涤纶裤子在经过原料采集、生产制作、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多次的洗涤、烘干、熨烫,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一件250克的纯棉T恤,从原材料提供到最后的回收或焚烧,消耗的能量约等于30度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公斤。
消费市场中的旧衣浪费问题同样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超过1500亿件服装被抛弃,足够地球上每个人每年换20件新衣。只能“流行”35天左右的快销时装,其产生的碳排放量比传统产品多400%。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有超过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掉,如果所有废旧纺织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相当于每年节约原油2400万吨,超过大庆油田产量的一半。
在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后,纺织服装行业在环保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据悉,新环保法规定,纺织企业化学需氧量(COD)直接排放需控制在每升80毫克,这是自2013年COD直排标准提高到每升100毫克后,纺织服装行业的排污门槛再次提升。
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完成产业发展与突破将是摆在纺织服装产业面前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依托材料仿真物理引擎技术,心咚科技针对纺织服装行业开发了应用产品“Heartdub One”。该产品整合了花型展示、面料效果模拟、虚拟样衣制作三大核心功能。设计师通过线上编辑花型、布料纹样以及款式等,软件自动实时展示成品样衣的动态上身效果,为面料商、设计师以及后续的样衣生产展示环节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在线交互工具。设计师能够基于虚拟效果进行设计修改敲定,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服装设计流程中面料实物样卡、样衣的生产加工,降低了不必要资源消耗和碳排放。
引领零碳未来 心咚科技争做“碳中和行动者”
自2018年起,心咚科技首次将软体材料数据与物理引擎技术应用于面料仿真领域,连续三年携手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打造高精度3D数字面料展。该项技术通过对实物面料进行实验室级地精准分析,解析面料的物理织物结构,结合多种算法混合解算化学与物理指标,并通过实时渲染,最终实现面料高精度地数字化演绎,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
“减少纺织服装产业中的资源消耗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以技术带动纺织服装行业的数字化产业革命,深度重构产业链条。目前我们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大的软体材料数据库中心和超算平台,下一步目标是通过高精度物理仿真技术的应用,帮助企业在花型面料研发、服装设计生产及销售环节实现虚拟化效果展示,降低不必要的样品、样衣生产,从生产环节降低资源消耗。同时这些材料数据也可被跨行业使用,为基础科学研究与新时代消费场景赋能。”心咚科技CEO黄靖时说。
目前心咚科技正在加紧研发3D虚拟试衣相关产品,旨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促进C2M模式发展,实现消费端与生产端的直接链接。服装生产企业可以使用个人身材数据建立虚拟模特,并提供在线试衣选项,企业不必再为退货率而担心。基于该项技术,未来消费者在网上中看好一套衣服,即可依照自己的基础数据依托软件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并直观看到衣服上身效果。通过简单的点击、拖拽,消费者即可实现版型的修改,相关数据也会同步直达工厂,一件专属定制服装即生产完毕。
同时,心咚科技还采用3D数字时装秀等技术来解决服装成为“一次性使用商品”的问题。在元宇宙浪潮推动下,心咚科技将进一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深度链接虚拟与现实世界,助力设计师、面料商与品牌摆脱线下秀场和展会束缚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交媒体、消费者对时装热点及新事物的追求,把实物成衣带去线上,把虚拟装备穿到线下,真正做到让时尚走得更远也更环保。
发布于: 新华财经,编辑: 丁晶